首开集团:弘扬劳模精神 同心再谱新篇

退租院落里,工人精雕细琢修护老宅,让古香古色的建筑“长”出新业态;人群川流不息的商业街里,运营团队默默为店铺的经营保驾护航;博物馆的展柜前,工作人员轻拭灰尘,守护历史记忆……北京这座城市的处处生机,都镌刻着劳动者的辛勤印记。

在城市的建设画卷中,也有着首开集团劳动者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北京市2025年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表彰名单揭晓:来自首开集团的王建、毕晶晶、杨大龙、杜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北京首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同信分公司(以下简称“首开同信公司”)商管团队获评“北京市模范集体”。

他们中,有人让空置楼宇变身消费地标,有人为博物馆物业服务制定标准,有人以“绣花功夫”升级历史街区,有人以“匠人精神”筑牢工程品质……首开人扎根城市建设、民生保障、服务创新一线,以多元角色诠释国企担当,用智慧和汗水诠释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为首都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晶晶(左)现场勘察退租院落

创新破局 探索城市更新发展路径

作为“城市复兴官”,首开集团已打造众多城市更新标杆项目,但皇城景山街区城市更新项目(以下简称“景山项目”)却因其特殊区位与申请式退租模式,成为极具挑战性的“硬骨头”。

紧靠北京中轴线,皇城景山街区内名人故居及文物保护建筑相对集中;而申请式退租意味着需要居民自愿申请,部分家庭因代际意见分歧等因素而不愿退租,为腾退工作带来不小难度。

毕晶晶是首开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景山项目负责人,有着多年城市更新领域工作经验,面对民生改善和激发街区活力的复杂问题,她用创新实践,为这道难题寻找“最优解”。

在景山一期退租项目中,老城胡同中空间较为有限,为让居民有序进出,毕晶晶团队研发了预约签约小程序,大大提升了签约办理效率。“就像银行叫号一样,居民可以到时间再来。”毕晶晶说。

随着退租项目有序推进,毕晶晶发现,胡同里有一些住户面临着承租人已故的情况,退租工作似乎又遇到了“卡点”。“我们创新‘推举签约’模式,建立调解机制,搭建矛盾化解平台,让有退租意愿的家庭推选代表签约。”毕晶晶说,最令她触动的是,有一住户的老一辈去世多年,下一辈的兄弟姐妹之间早已断了联系,但都有退租意愿,在调解机制下,他们又重新坐到了一起。“虽然过程中也有分歧,但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这一户的退租工作顺利完成,过程中还把他们兄妹之间的心结也解开了,最后还给我们项目部送来了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