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点火”,小米起飞 | 看财报

5月27日晚,小米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小米营收同比增长47.4%至1113亿元,继2024年Q4后再破千亿;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4.5%。

从各个细分业务来看,小米包括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含大家电)业务以及汽车三个核心业务均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 手机×AIoT的核心业务收入为92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手机业务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8.9%;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58.7%,大家电业务收入则是翻倍增长;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小米SU7系列单季交付达到75869辆,汽车业务综合毛利率达到23.2%。

虽然雷军此前称,过去一个多月,是他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但从一季度的各项关键指标来看,小米正在进入创立以来的最好时期。手机、家电、汽车,已经成为了小米的“三驾马车”,并且每匹马都跑得很快。

国补“点火”,小米手机重回中国第一

此次财报发布前,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已经显示,小米一季度的手机业务正在快速扩张。

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7090万部,同比增长5%。其中,前五大厂商小米、华为、OPPO、vivo和苹果出货量分别为1330万台、1300万台、1060万台、1040万台和920万台,市场份额分别19%、18%、15%、15%和13%。

这是小米在时隔十年后,重回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的第一位置。此前,这一位置是由荣耀和华为多次占据。

而小米重回中国手机市场榜首位置的原因,市场分析认为主要系国家补贴政策。

根据商务部的规定,1月20日起,国内个人消费者购买单件价格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等三类数码产品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件补贴比例为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政策发布之后的第一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了约40%,成为了国补政策之下的最大受益者。

有小米内部人士曾向作者表示,小米几乎是国内手机厂商中,对国补政策响应最快、行动最快的厂商。以直营为主的销售模式,让小米的铺货和价格调控节奏能够更快抢占国补的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