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厂商,都打起了重卡的主意

5 月 26 日,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拟与亿纬锂能各出资 2.5 亿元设立合资公司,以拓展新能源重卡业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电池租赁解决方案,支持动力电池降本,提高新能源重卡利润率。
据了解,这只是亿纬锂能加速推动包括重卡在内的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业务的一部分。就在 5 月上旬,该公司曾一口气发布了 8 款商用车动力电池新品,其中包括 3 款重卡产品。
实际上,今年以来,不仅锂电厂商,包括更加前沿的钠电、氢能等新能源厂商,都在加速布局重卡业务。
新能源重卡迎来爆发
近十余年来,新能源车 " 登堂入室 ",持续快速增长,各类知名品牌、车型也广为人知,但总体来说,乘用车的发展势头更强,而在商用车领域,除率先取得突破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有超过 70% 的渗透率外,其他细分场景的电动化率大都不足 10%,存在明显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 年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疲弱,产销均同比下降,未能达到 400 万辆的预期。不过,新能源商用车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年销量 53.2 万辆,同比增长 28.9%,但这一增速较 2023 年有所下降,也仍低于当年新能源乘用车的 40.2% 增速。
商用车整体情况不佳,更多与需求趋弱、运价低迷、利润下降有关,虽然市场普遍认为低谷过后将有所回暖,但短期内,这些趋势难以得到根本性逆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 2025 年商用车销量规模 400 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 3%,大致回到 2023 年的水平。
但新能源商用车受政策推动、成本下降等因素刺激,阶段性显示出与燃油商用车的竞争优势。其中,新能源重卡成为最大亮点,根据 EVTank 的统计,去年我国电动重卡销量同比高增 139.4%,达到 8.27 万辆,氢燃料电池重卡、天然气重卡同比增速均超过 17%,新能源重卡整体渗透率提升至 13.6%。
今年一季度,国家以旧换新补贴、环保考核等政策效应进一步凸显,目前我国老旧柴油货车报废的单车最高补贴已超过 14 万元,再加之新能源电池成本快速下降,新能源重卡保持了翻倍增长态势,渗透率更是快速增至 19.7%。
在短途运输场景中,新能源重卡相较柴油重卡已经凸显出了成本优势,仅从动力成本、保养成本来看,前者目前的成熟产品要比后者低 30%-50%。
政策红利、经济性的持续释放,也让市场对新能源重卡的前景较为乐观。中金公司研报认为,2025 年电动重卡在港口、矿山等短途场景的渗透率或将快速推升至 35%。广发证券研报则显示,市场认为未来十年内国内重卡领域的新能源渗透率天花板保守预测在 30%-40% 左右,乐观预测在 40%-50%,有翻倍增长的空间。
技术路线多点开花
在重卡市场持续高增的过程中,除了中国重汽、三一集团等头部车企不断推行新能源、电动化发展策略外,新能源电池、燃料供应商也是重要的推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委会秘书长钟渭平表示,新能源重卡单车价格的下降与动力电池价格降低的传导作用息息相关。目前,即是不考虑补贴,新能源重卡的购买成本普遍降到了可接受区间,而且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通过油电差价赚回来。
作为新能源电池的绝对 C 位,锂电技术仍然保持着在重卡赛道的领先地位,头部锂电动力电池企业多有新能源重卡电池布局,宁德时代即是其中代表。今年以来,该公司的推进力度也明显加大。而且,不同于亿纬锂能等为重卡运输配套的超充路线,宁德时代依托自身的业务布局,选择了更为激进的换电路线。5 月 18 日,宁德时代旗下的换电公司时代骐骥专门举办了一场发布活动,标志着该公司大举押注重卡换电。宁德时代也表示,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建设一张覆盖 80% 的重卡运输干线的换电网络,该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对这一赛道的预测也更为乐观,认为未来三年,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就能突破 50%。
看起来,重卡领域的换电、充电之争已显露苗头。而在锂电之外,更多的技术路线也都在抢滩这一热门赛道。
作为与锂电相似度较高的 " 兄弟技术路线 ",钠电也将重卡视作 " 上车 " 的突破场景。
今年 3 月末,中科海钠发布了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核心应用场景即是重卡。该公司总经理李树军曾表示,这些钠电产品对比市面上的重卡电池,装载量明显减少,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总成本显著降低,总产出大幅提升,实现 " 少装、快充、多用 "。
此前,市场即预测 2025 年可能成为 " 钠电元年 ",其发展也被看好能够规避锂价市场波动、供应紧缺和矿产供应 " 卡脖子 " 等问题。而在重卡场景,钠电也因相比锂电的宽温域、高安全等特性,被视为重要竞争者,实际上,宁德时代在今年 4 月也发布了钠新 24V 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预计 6 月正式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
除了锂电、钠电,氢燃料电池也早已将重卡视为最可能率先取得突破、实现大规模落地的应用场景。
氢燃料电池知名企业骥翀氢能今年计划推出针对干线重卡开发的第二代产品,并对这一赛道的增长和产品的表现充满期待。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付宇表示,氢燃料电池能量密度高、温度适应性强,燃料加注和启动及变载响应速度快,制造及使用和回收过程几乎无污染,供应链也相对安全,尤其适用重载、长续航场景,在中重型长途商用车领域具有绝对优势。
去年,四川、吉林等多省市实施了氢能车辆高速免费政策,氢能重卡再次得到政策红利加持。今年,氢能免费的版图仍在扩大,就在 5 月 21 日,山西省发改委下发通知,明确自今年 6 月 1 日起至 2027 年 5 月 31 日,对符合条件的氢能货车在山西省高速公路通行费实施全额补贴。业内目前扔期待政策持续 " 扩圈 ",并在各省间实现打通。市场则普遍看好氢能重卡在氢源供应足、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大的地方率先实现商业化运营。
此外,虽属化石燃料,但更加清洁的 LNG(液化天然气),作为平衡经济性、降碳效应的过渡技术,也被认为是未来一段时间重卡转型的重要技术路线。虽然去年下半年受补贴政策、市场调整等影响,LNG 重卡增势受阻,但今年重回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后,需求逐渐回暖。至少在中期仍有政策支持,具备价格优势的情况下,LNG 稳定的供应和成熟的加气等基础配套设施,足以让其抢下不少的市场份额。
仅仅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新能源重卡从技术到电池、燃料产品或解决方案,再到终端市场,都在全面开花,在产能逐渐释放,需求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后,预计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到来。(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