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国际禁招令”风波持续(国际视点)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美国哈佛大学“国际禁招令”风波持续(国际视点)
美国媒体认为,这将进一步降低美国吸引力,加剧人才“出走潮”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白宫5月25日要求哈佛大学提交全体国际学生的“姓名与国籍”信息。此前联邦法官刚刚叫停了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行政令。美国媒体认为,美国联邦政府给哈佛大学下“国际禁招令”,是其近期强力打压多所高校的最新动作,这将进一步降低美国吸引力,加剧人才“出走潮”。
“这一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美国造成严重损害”
连日来,美国联邦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持续引发热议。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并要求现有外国学生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称“招收国际学生是一项特权,而非权利”,由于哈佛大学屡次违反联邦法律,这项特权已被撤销。取消资质的决定将从2025—2026学年起生效。哈佛大学2025届毕业生将于近期毕业,本学期完成学业的国际学生可以正常毕业;尚未完成学业的国际学生需要转学到其他大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合法居留的许可。
美国联邦政府此举引发哈佛大学强烈反对,哈佛大学于23日再次对联邦政府提起诉讼。哈佛大学发表声明,批评美国联邦政府“公然侵犯”美国宪法和联邦法律。声明称,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和学者为哈佛大学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一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美国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学校正在迅速行动,努力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哈佛大学校长艾伦·M·加伯在致哈佛社区成员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谴责这一非法且不当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及哈佛大学数千名学生和学者的未来,也给全美各地高校众多赴美求学、追求梦想的学子敲响了警钟。”
5月2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对美国联邦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决中说,哈佛大学提交的临时限制令动议指出,若未能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其将遭受“立即发生且无法弥补的损害”。因此,法院要求维持现状直至听证会举行,发布临时限制令具有正当性,原告的动议获得批准。该法院网站信息显示,听证会定于当地时间5月29日10时30分在该法院举行。
根据哈佛大学的数据,截至2023年秋季学期,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数的27%以上。目前,哈佛大学招收了近6800名国际学生和学者,他们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多数在攻读研究生课程。美联社报道说,美国联邦政府与哈佛大学这所美国历史最悠久、资金最雄厚大学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标志着美国政府为迫使这所精英学府服从白宫的政治议程而采取的“施压行动大幅升级”。这一最新举措将直接削弱美国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优秀学生的能力,让美国政府破坏本国高等教育文化的企图更进一步。长久以来,汇聚全球人才是美国学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际学生被当作博弈的筹码,这太不人道了”
取消招收国际学生资质,是美国联邦政府对哈佛大学进行打压的最新举措。今年4月,在哈佛大学拒绝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改革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的要求后,联邦政府冻结了对该校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威胁考虑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