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胜负已分”,美国三大致命误判,迫使中国成为“第一”
4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外贸数据,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3万亿,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进口4.17万亿。
在国际形势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国外贸不减反增,实现年度平稳开局,俄罗斯外交副部长还称:“如果中国需要石油,俄罗斯可以随时供应!”
美国发动的这场关税战“胜负已分”,美国在这场经济战中有三大致命误判,迫使中国成为“第一”!
究竟是哪三大致命误判差点坑死美国?
关税战“胜负已分”
自从特朗普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阵巨大的涨价风,美国消费者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苹果公司是美国外贸的代表性公司,其产品畅销全世界,由于苹果产品核心零部件都依赖中供应链,在加征关税后成本直线上升。
而这一负担直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一部最新款的手机售价硬是加价500美元,平均下来,美国家庭每年在各类涉关税商品上的支出额外增加1200美元。
美国的企业长期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每年都从中国进口大量零部件、成品等产品,如今却苦不堪言。
为了寻求替代供应链,部分企业贸然将产能向其他国家转移,却陷入新的困境,就比如苹果公司在印度的生产布局,当地工人技能熟练度欠佳、基础设施薄弱,致使产品返工率竟高达34%。
而且,美国政府满心期待关税能给国家带来收入,然而,面对高达36万亿美元的债务压力,关税带来的那点增收根本无力回天。
中国的经济不可否认的是,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下,中国对美出口一度占据中国总出口量的15%,如今可能下滑到8%甚至更低。
但是,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韧性与应对智慧,中国深度挖掘内需,政府积极出台各类政策,全方位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着力打造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消费流通,使得内需市场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缓冲了外需疲软的冲击。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结构正在悄然优化,“新三样”产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异军突起,出口占比一路飙升至35%,成功填补部分传统产业下滑的缺口。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初衷之一就是想让制造业回流本土,重塑其制造业辉煌,可现实却给了美国重重一击,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长期面临短缺困境,再加上高昂的人力成本让企业望而却步。
就算是企业现在就回到美国投入资本,受经济大环境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预估还得需要5-10年的漫长过渡期。
更为严重的是,美国此举打破了全球供应链多年来的稳定架构,引发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恐慌。
其盟友们同样忧心忡忡,欧洲多国制造企业因供应链断裂面临巨大的风险,他们纷纷对美国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径表示抱怨,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公信力与支持度一路下滑,在国际上渐渐孤立无援。
美国的三大致命误判差点将其坑死!
致命误判之一:低估中国经济韧性
美国发动关税战之初,特朗普等内阁成员或许在心底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高额的关税迅速阻挡中国商品的涌入,让中国庞大的制造业陷入困境,使中国经济增长的列车在短时间内脱轨迫使中国在贸易谈判桌上对美国的要求全盘接受。
然而,他们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中国的经济不只是高度依赖于出口,中国经济展现出超乎想象的韧性,任凭狂风暴雨肆虐,依然屹立不倒。
中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产业体系全面且独立完整,涵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的所有工业类别。
这种全面性使中国经济能分散外部冲击,降低过度依赖单一发展路径带来的衰退风险。同时,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确保了供应链的稳定和响应速度,为应对短期压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有能力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全社会资源,全力解决复杂问题,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持。
致命误判之二:忽视全球经济格局
美国发动关税战,本以为可以凭借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单边关税政策对中国经济进行精准打击。
然而,它却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如今全球经济是一个整体,产业链互相依赖,美国的单边关税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刺向中国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身以及全球经济。
据相关数据显示,关税战期间,美国汽车行业的生产成本平均上升了15%,部分车型的价格也随之上涨,美国汽车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一情况不仅对美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沉重打击,也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进程,许多依赖出口的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上升,全球经济陷入了一片阴霾之中。
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若美国持续加征关税,美国可能损失200万个就业岗位,此外,全球贸易规模预计在五年内萎缩6%,严重阻碍全球经济增长。
致命误判之三:错估自身实力与影响力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使得美国产生一种盲目自信,高估了自身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美国认为自己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但却忽视了其他国家经济的韧性和多元化发展,
同时,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市场潜力也在不断释放,使得美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长期以来,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如今由于国内缺乏完整的产业链,许多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国内供应商,不得不承受更高的成本从其他国家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更是为制造业埋下了致命隐患。
美国在关税战中不仅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征关税,还对传统盟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引发了了盟友的强烈不满,欧盟已在贸易问题上开始积极与中国沟通合作,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总体而言,中美关税战没有真正的赢家,双方都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自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球经济也广泛受到了负面影响。
本期文章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朋友在留言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喜欢本期文章的朋友也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阅读,咱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证券时报:2025-04-14:刚刚!海关总署重磅回应光明网:2025-04-12:滥用关税手段尽显美国霸道与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