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亲情底线 保障合法权益 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甘肃省高院发布四起典型案例

2025 年 5 月是第五个 " 民法典宣传月 "。5 月 27 日,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四起典型案例,通过真实案例阐释民法典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权益。

案例 1 夫妻间有法定抚养义务

李某(女)与张某结婚多年并育有一子,一家三口幸福生活。然而,李某突然身患重病,不能独立生活,家庭陷入困境。张某不仅对李某不闻不问,还拒绝支付医疗费,导致李某身心俱疲。无奈之下,李某诉至法院,请求张某支付扶养费。

法院根据李某提交的住院手续、结婚证等证据,认为夫妻之间相互扶养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定义务,不受夫妻感情状况的影响。张某在李某住院期间未履行抚养义务,行为不当,判决张某支付扶养费。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九条:夫妻有相互抚养的义务。需要扶养的一方,在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有要求其给付扶养费的权利。

案例 2 法律守护亲情底线

96 岁的赵老太因跌倒摔伤,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养病期间,除小儿子和女儿外,其他几个儿子均未尽到赡养义务。赵老太联系其他子女协商赡养事宜,但均遭拒绝。一气之下,她一纸诉状把除了小儿子之外的六子女诉至法院,要求他们支付赡养费。

法院走访赵老太邻居得知,因诸多家庭纠葛,母子间渐生罅隙,几个儿子间也异常生分。为修复亲情,化解矛盾,法官认真倾听各方意见,耐心阐明案件法律关系,促成各方达成调解。赵老太的儿女们也认识到,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二十六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案例 3 重诚信 显公正

某公司与李某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李某未按时向银行履行还款义务,作为担保人的某公司替李某向银行垫付按揭贷款。随后,某公司诉请法院,解除与李某的合同并令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双方合同明确约定 " 因李某逾期偿还贷款导致某公司代偿贷款时,某公司可依约解除合同并主张违约责任 ",该约定不存在加重李某责任的情形。最终,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并由李某承担违约责任。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案例 4 法之尺度 厘清各方责任

王某将汽车交给某洗车行清洗保养,未经洗车行负责人确认,直接将钥匙交给洗车行员工李某。后李某私自驾驶汽车出行,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汽车损毁。王某将李某及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共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直接将车辆及钥匙交给李某,未经车行及该车行负责人张某确认的行为,主观上存在疏于防范的过错;洗车行应对其员工在工作期间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理,存在一定过错;李某私自驾车承担主要过错责任。法院判决:李某承担主要责任,王某及张某承担次要责任。

法条链接:民法典第一千六百五十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