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到底有什么,大厂都去“抢滩”?

文 | 听筒 Tech(ID:tingtongtech),作者   |   杨   林,编辑   |   饶   言

" 本地生活 " 这一高频市场业务,不仅在国内是必争之地,就算放眼全球,于中国互联网大厂来说,都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

过去多年,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在海外市场,很多都进行过本地生活的探索。在今年,这些互联网大厂,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到了巴西。

这一节奏在上半年颇为明显。

今年 4 月,滴滴在巴西,重启了退出两年的外卖业务;5 月中旬,美团表示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旗下外卖服务 Keeta 引入巴西;而快手方面,也高调宣布,用 " 中国模式 " 点亮巴西市场。

巴西到底有什么,大厂为什么都要去 " 抢滩 "?于市场而言,这是一个有待充分挖掘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大厂的接连奔赴,也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在贸易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如果出海是一定要做的事,那么企业更应该选择一个更谨慎的商业路径及栖息地。

01  大厂 " 赶趟 " 巴西

国内外卖大战打得火热,没想到,巴西成了第二战场。

滴滴,最早在巴西开发市场。2018 年,滴滴以约 10 亿美元收购巴西本土打车平台 99 Taxi,这一举措帮助滴滴快速获得巴西市场份额,同时避免了直接与 Uber 的正面竞争。

2023 年,面对当地外卖巨头的 " 二选一 " 等,滴滴不得不暂停外卖业务,专注出行,摩托骑手转为承接送货。

而 2025 年 4 月,滴滴出行宣布,"99 Food" 将再次以新品牌面孔,重启巴西外卖业务,并计划投入 10 亿雷亚尔(约 12.79 亿元人民币)支持外卖事业。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复出。

据悉,截至目前,滴滴的巴西业务已积累 5000 万活跃用户、70 万活跃骑手,服务覆盖 3300 多个城镇。其中,两轮出行订单量突破 10 亿单。重启后的外卖业务,将结合滴滴既有的出行网络,骑手可同时承接 " 送人、送货、送餐 " 任务。

滴滴继续加码,美团便紧跟而上,在巴西同样进行布局。

5 月 12 日,美团 CEO 王兴与巴西总统卢拉会面并签署协议,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将 Keeta 引入巴西市场,并将在 5 年内投入 10 亿美元支持其发展。

对于进入巴西市场的原因,王兴表示,巴西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巨大。

据披露,根据投资协议,Keeta 进入巴西后,将在当地建设全国性即时配送网络。同时,Keeta 将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综合的服务、多样化的营销工具和数字化运营工具,支持当地餐饮商户的业务增长。

据媒体报道,今年 4 月初,部分沙特 Keeta 员工就接到调往巴西的通知,并快速办理签证和接受培训等相关工作事宜。近期,雷峰网还表示,美团 Keeta 总负责人仇广宇也从沙特转到巴西办公。

而快手方面,也在加紧动作。

此前,快手就表示,出于 TikTok 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快手方面拒绝了优先考虑北美用户扩张战略,重点突破巴西。

5 月 21 日,在中巴商业研讨会上,快手表示,快手已将海外业务重点锁定在东南亚及拉美市场,通过组建本地化团队、支持文化活动、提升弱网环境用户体验等举措,以中国模式点亮巴西市场。

此前,基于快手海外版(Kwai),快手已经在巴西推出电商平台 "Kwai Shop"。彼时,官方称这是目前巴西唯一全闭环内容电商平台。Kwai Shop 也提供商家自运营和全托管两种模式,覆盖巴西全域 27 个州。

实际上,在今年大厂集体 " 赶趟 " 之前,此前巴西就是一片出海 " 圣地 "。

无论是电商巨头,还是社交与游戏公司,都在积极布局巴西市场。早在 2013 年,阿里巴巴就通过 AliExpress 进入巴西,近年来更是投资了本地物流和支付公司,收购巴西金融科技公司。

腾讯方面,腾讯投资的巴西数字银行 Nubank,也成为拉美金融科技最大独角兽,市值一度超 400 亿美元。

目前来看,不少企业在巴西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加入,在细分领域,争夺巴西的持久战,才刚刚开始。

02  抢滩本地生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难看出,今年大厂们的出海,开始集中聚焦到 " 本地生活 "。

某种程度上,当外贸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电商和社交方面的出海略显 " 哑火 ",红利也逐渐被渗透,在此情况下,中国企业出海,将目标转换成了更能扎根毛细血管的 " 本地生活 "。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市场生意的争夺。

于巴西市场而言,外卖市场形成 iFood、美团 Keeta、滴滴 99Food" 三国杀 " 局面。

作为本地巨头,iFood 的市场份额一度接近 80%。

公开资料显示,‌ iFood 是一家成立于 2011 年的巴西外卖服务平台,被行业称为 " 巴西版美团   ",十分擅长 " 补贴营销 " 打法,整合了近 7 万家餐厅和 12 万名送餐员,服务遍布巴西 500 多个城市。

而在与 iFood 的对峙中,Uber Eats 和滴滴都曾遭遇滑铁卢。如何挑战巨头效益,并成功实现生态狙击,都成为中国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两年后卷土重来,滴滴这次,显然更有 " 准备 "。

尽管 99Food 曾退出巴西外卖市场,但基于多年的用户基础和运力供给方面,滴滴在巴西市场有很深厚的积累。

滴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是滴滴在当地城市服务生态的自然延伸,不是从零开始。不少当地商户希望,滴滴不仅能提供出行和配送服务,也能够提供外卖服务。外卖业务重启后,平台上的骑手既可以送人送货,也可以送餐。

此外,据媒体报道,滴滴正试图依托出行平台用户和骑手,以 " 出行 + 外卖 + 支付 " 模式构建护城河;而作为差异化的破局点,不同于 iFood 主攻连锁品牌,滴滴可能聚焦于 " 中小商户夜间配送 ",被戏称为 " 摩托军团 ",去满足更日常化的需求。

在支付层面,滴滴在巴西推出的数字钱包 "99Pay",已支持账单缴纳、话费充值等功能,也有面向商家、消费者的支付服务。

美团方面,则更像一位 " 新客 "。

有不少市场分析指出,美团或将持续通过高频外卖切入的打法,未来延伸至生鲜零售等领域,复制国内 " 超级应用 " 路径。而在巴西,美团可能还会以 " 头部商户补贴 + 全时段服务 " 形成错位竞争。

根据美团在沙特的经验,Keeta 曾通过前置仓共享配送资源,目前已经在沙特实现 " 餐饮 + 零售 " 闭环,这一模式,在巴西市场的适用性,同样值得期待。

图源:小红书 @中东国际展览集团

另外,还有不少市场分析指出,iFood 的母公司 Prosus,与美团存在股权关联(Prosus 持股美团 4%),基于资本的特殊性,两者或可能有日后合作的空间。

一方面是滴滴、美团基于商业模式的优势,不断渗透巴西外卖市场;另一方面,巴西本土市场 " 巨头主导但未垄断 " 的市场格局,同样给中国企业新的机会。

外卖相关人士琳达就告诉《听筒 Tech(ID:tingtongtech)》,目前,iFood 虽然占据巴西外卖市场较大的份额,但其服务集中在高收入地区,中小城市覆盖不足,传统订餐方式(如电话、WhatsApp)仍占较大比例,市场远未饱和,为滴滴等后来者提供了差异化竞争的空间。

实际上,此前,巴西的监管机构对 iFood 进行了反垄断调查,最终市场达成限制的相关协议,如禁止其与规模 30 家以上的连锁餐厅签订排他性条款。

这些,都为滴滴和美团,争取到了商户突破的空间。

03  巴西到底有什么?

必须承认的是,于整个跨境市场而言,出海的战场,发生了一定的转移。

从今年上半年的趋势来看,市场不再热衷充满不确定性的北美,也不再聚焦活力明显不足的欧洲和日韩,而奔向更加开放和充满活力的拉美和中东市场。

在拉美,巴西,理所当然成为第一选。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快速增长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尚未饱和的竞争环境,巴西市场的基本面,正吸引全球科技企业。

一方面,作为拉美最大经济体,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随着 4G 和 5G 网络的普及,巴西的数字化经济正在高速增长,为出行、外卖、电商等行业提供了巨大机遇。

另外,巴西人口结构年轻化,人口平均年龄约 33 岁左右,年轻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接受度高。尤其是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对外卖、网约车、移动支付的需求旺盛。

更重要的是,巴西市场还存在市场空白与低效竞争的并存。比欧美成熟市场,巴西的互联网行业仍处于 " 跑马圈地 " 阶段,在本地方面的表现也较弱,除了 Mercado Libre(美客多)之外,缺乏像亚马逊这样的绝对垄断者。

实际上,与美国、中国等成熟市场相比,巴西的互联网服务尤其是 " 线上到线下 " 市场,仍处于发展中期,诸如滴滴和美团这样的企业,有成熟经验可复制。

不过,尽管巴西市场充满机遇,挑战同样巨大。语言与文化差异、支付习惯、物流与税收难题,对巴西而言,这些本地化难题,同样适用。

也即是说,于中国企业而言,巴西是蓝海,但绝非坦途。

不过,在跨境电商从业人士王悦看来,在新一轮本地化的出海思考中,中国大厂应该意识到,能否真正做好出海,取决于能否真正本地化,而非 " 做吃供应链红利 ",也绝非 " 简单复制中国模式 "。

以巴西市场为例,为什么是本地生活如此高调去抢滩?很大程度在于,本地生活既能高度留住用户粘连性、持续撬动流量市场长尾效应,又能一定程度上规避贸易政策的冲击。

在王悦看来,这透露了一个出海趋势:企业开始真正思考," 本地化 " 才是出海的最优解。

实际上,此前,企业出海也一直在提做 " 本地化 ",但依托中国相对完备的供应链优势,在商品价格、质量、品类和交付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以至于很多企业,赚得更多的是 " 红利差 ",本地化仅停留在 " 口号 " 层面。

也就是说,出海,在此前一定程度上更多只是 " 走出去 ",用既有的传统优势去扩大市场容量,所谓的 " 本地运营 " 则仅仅浮于表面,企业并没有真正在当地构建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以至于,一旦贸易环境产生不确定性,大部分企业,便直接被拍在了沙滩上。

这几乎给所有的出海企业都 " 上了一课 "。

王悦认为,思考如何规避风险,首要的就是建立 " 本地化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本地生活,这个看起来不太性感的赛道,再次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

而在琳达看来," 就外卖而言,这是抢占本地生活的最好切口之一。全方位的深度本地化,及开展政企合作,这些都不止是喊口号,而是下一步高质量出海的关键。"错误 ! 未指定文件名。

(文中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另一场外卖大战在巴西一触即发》,来源:新浪。

2、《美团王兴见了巴西总统,要把外卖发展到巴西?》,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声明: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