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折正品竟是假货?央视揭秘直播背后的套路

IT 之家 5 月 27 日消息," 海外专柜正品 "" 境外直邮 ",在一些电商平台的 " 全球购 " 网络直播间中,这些噱头分分钟就能吸引不少人下单,其中甚至不乏远低于线下正品专柜的诱人 " 折扣价 ",五折、六折、七折等等 ...

有些人喜欢捡漏,看到类似的 " 低价正品 " 就以为是自己捡了大便宜。但结果呢?明明是保税仓发出的海外进口产品,到手却变成了假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现在,上海警方就破获了一起特大跨境网络售假案。央视新闻今日也就所谓的电商直播 " 低价正品 " 陷阱进行了讲解。

该案件源于上海 " 邓先生 "。他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里看到 " 七折拿下海外正品 " 的宣传口号,火速下单收货后发现实际产品与自己在专柜里看到的正品质量相差甚远。

于是,邓先生拿着衣服到这个品牌的线下专柜进行验真,结果也和他预想的一样,他在某电商平台购买的这件 " 正品 " 衣服实际上是假货。

在接到邓先生的报案后,上海警方也进行了一番侦查。根据邓先生提供的线索,警方侦查发现,该店铺确实持有某网购平台认证的 " 海购直邮 " 标识,店铺所售的商品是直接通过广西、广东两地的保税仓库发货,看上去的确也是进口商品。

那么一家得到平台官方认证为 " 海外直邮 " 的店铺,又有品牌方授权,卖出来的商品怎么就成了假冒商品了呢?

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经侦支队民警姜伟表示:在最初侦办的时候,我们一开始认为它可能是商品没有出口过,我们怀疑它的保税核注清单这些的真实性。我们到了当地也是去了解过,这些单据也都是真实的。

在对该店铺背后的贸易公司进行侦查后,警方发现,该公司一直从事着进出口服饰买卖,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匙某和李某,此前也曾注册过多个同样类型的店铺,却均因为售假行为被平台方处罚过。

每次关店,匙某和李某就会改头换面重新注册店铺,继续进行销售。不仅如此,警方还发现,这家贸易公司采用 " 双公司运作 " 模式:由李某实控的深圳某进出口贸易公司,负责注册海外专营店铺及仓储物流,匙某实控的广州某品牌代理公司,负责直播引流与售后服务。

2024 年 12 月,警方在广东、广西同步展开收网行动,抓获 10 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涉及四个品牌的假冒服饰 2 万余件,查封 5 处仓储窝点。初步查证涉案金额超过 2000 万元。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通过审讯,警方调查清楚了他们造假的全过程。那么假货究竟是如何变成海外正品的?品牌资质又是从何而来的?平台给予的全球购认证又是如何获得的呢?

原来,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这个售假团伙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偷天换日。他们所谓的全球购,其实就是境内购。

为了让售卖的假货看起来逼真些,犯罪团伙先通过自己的贸易公司,将境内生产的假冒服饰包装成进口正品,并通过多种渠道运送至香港、澳门等地,在当地仓库短暂停留后,再报关入境,并为假冒服饰交税,以此获取进出口单据,只为在境内主流电商平台申请 " 全球购 " 店铺。既然货是假的,那么,网络直播间公开展示的所谓品牌资质授权书又是怎么回事呢?

民警姜伟表示:这张纸是假的,那它显示的内容就是权利方授权的资质。因为你只有这张东西配上购销合同,一些进关凭证,才能够在各大平台的海外专营店铺上面去对外销售,要不然那些平台也不可能平白无故通过对你 " 海外购 " 资质的授权。

就这样,通过自制的品牌授权书,以及真实的进口单据,骗取了网购平台的跨境商品标识,开始规模化敛财。

目前,犯罪嫌疑人匙某、李某等 10 人均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 人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认为,电商平台应进一步强化资质核验机制。

IT 之家这里也需要提醒大家,各位在选购 " 海外商品 " 时应尽可能认准官方渠道,看到电商平台上远低于正常价格的商品时应保持质疑,避免落入 " 低价正品 " 陷阱。